“吃到甘旨的龙田扎肉,碰撞出构思火花,感觉太棒啦!”11月10日,宁乡的非遗传承人齐聚龙田镇四知桥龙田扎肉非遗工坊,包含植物豆花染、沩山制香、剪纸、木艺等民间艺术家,一同探究非遗交融开展之路。而每到周末,四知桥龙田扎肉非遗工坊都充满了欢声笑语,前来研学的孩子们边看边玩边着手,在培育着手实践才能的一同,也品味体会了宁乡传统美食文明。
“作为龙田扎肉的第五代传承人,我跟师傅彭和平的希望相同,便是让它走出大山,为乡亲们带来更好的日子。”长沙市四知桥农业(非遗工坊)开发公司负责人肖凤君和记者说,龙田扎肉代表着大山深处乡亲们对美好日子的希望。
“我很喜欢旅行,每到一个当地的榜首件事,便是去找当地特征美食,第二件事便是去感悟当地的民间传统文明。”吃遍了、看多了的她,萌生了一个主意,便是让天南海北的朋友可以品味到自己家园的特征美食。
2016年,一向在城市打拼的肖凤君决议回家园创业。她创立了长沙君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志在发掘宁乡民间传统文明美食。
“前面几年一向都是四处买配方、做产品研发,直到遇到我的师傅——龙田扎肉第四代传承人彭和平,从此跟龙田扎肉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”肖凤君师从彭和平之后,还访问数位当地高龄白叟,讨教龙田扎肉的传统制造流程与工艺,一同与湖南农业大学食物研究院一同,对龙田扎肉进行改进晋级。
2020年,晋级版的龙田扎肉参与宁乡口味菜的评选,得到湘菜大师们的高度认可,被选定为宁乡十五大口味菜之一。现在,更是成为我国湘菜规范菜之一。2021年,肖凤君获评了宁乡市非物质文明遗产龙田扎肉第五代传承人。
“龙田扎肉为什么遭到商场喜爱?由于咱们的原材料是正宗地道的宁乡土花猪肉和龙田高山白玉萝卜,绿色环保生态,肥而不腻口感好。”肖凤君说,食用时取出,萝卜丝细如银针,五花肉晶亮透亮,一荤一素,肥而不腻,鲜而不咸。此刻,萝卜丝中滋润有肉的鲜香,五花肉里富含着萝卜的甜美,调配一碗暖洋洋的白米饭,那是龙田人儿时最温情的回忆。
跟着咱们对龙田扎肉的认可度进步,商场需求也日渐添加,但没有一家正规出产厂商,怎么办厂成为燃眉之急。
2021年,肖凤君真实开端发动四知桥龙田扎肉非遗工坊的建造作业,出资1000余万元,流通周边土地近500亩作为食材种养基地,租借村上搁置房舍为出产场所,建造了2万多平方米的龙田扎肉非遗工坊出产厂房、龙田扎肉非遗教习体会中心、龙田扎肉非遗展览馆。
由此,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知桥为载体,以杨震四知廉政文明为切入点,一个集美食加工、文明旅行、风俗体会为一体的新式工厂应运而生,首要出产龙田扎肉、龙田鳝翅、烟熏腊肉、坛子菜、手艺美食等宁乡地域特征健康食物。
记者走进四知桥龙田扎肉非遗工坊,只见工人们正在精准称量包装龙田扎肉。说起现在的出售状况,肖凤君笑着和记者说,下半年节假日较多,大伙忙得不可开交,少的时分一天发400多份礼盒,多的时分一天超越1200份。
“现在工坊内忙时工人有100多个,平常有40多个,大多是当地困难乡民、脱贫户等,上一年薪酬发放超越190万元。”除了为当地乡民添加薪酬收入,肖凤君还会向乡亲们购买龙田扎肉、龙田鳝翅等菜品的原材料,一年收购费都在500万元以上。
全部都有最美的组织。现在,四知桥龙田扎肉非遗工坊经过线下、线上推行出售,不少游客慕名而来,享美食,观景色,单位团建、研学活动也川流不息。2022年,在宁乡“十行状元、百优工匠”村庄美食大赛中,龙田扎肉当选十甲菜肴,肖凤君成功当选宁乡百优工匠。2023年,龙田扎肉制造技艺被列入长沙市级非物质文明遗产,成为长沙首届预制菜职业品牌爆品TOP20强。
“2023年,咱们营业额超越了1000万元,本年产销两旺更会有惊喜!”肖凤君表明,下一步,龙田扎肉非遗工坊出产基地和产量矩阵将进一步规模化,联动农产品出产基地、中药材出产基地、花猪土鸡饲养基地,形成龙田首个生态参观基地,加上四知桥文明村、瓦子寨郊野公园等特征景点,集体会、研学、生态、美食、参观于一体,让更多人知道龙田美食,品味龙田扎肉,进而将宁乡地域特征健康食材面向更宽广的商场。
肖凤君,“80后”,长沙市四知桥农业(非遗工坊)开发公司负责人,宁乡市非物质文明遗产龙田扎肉第五代传承人,2022年宁乡市社会贤达。
发掘农产品文明内在,讲好品牌故事,经过文明赋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知桥为载体,以杨震四知廉政文明为切入点,集体会、研学、生态、美食、参观于一体,打造传统美食与地域优势相结合的生态参观基地。 ——肖凤君